2022-10-19
浏览1024
随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二五”、“十三五”以及“十四五”行动计划相继实施,中医药为“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明显改善。
十年来,以县级中医类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社会办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已逐步完善。
中医药健康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从2013年起,中医药健康管理作为单独一类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开展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人群覆盖率分别达到68.42%和73.57%。
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同时注重维护健康、发展治未病和康复等多元化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国85.81%家庭医生团队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十年来,各地各部门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明显夯实。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关键”,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各地通过采取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岗位)培训、特设岗位计划、订单培养、定向招录、返聘、中医药人员引进“绿色通道”、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师带徒、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等措施,大力培养引进中医药人才,充实基层中医药队伍,提升现有人员能力。
曾经,群众获得中医药服务更多的是在市级、县级中医院,随着服务体系健全,服务能力提升,优质中医药资源得以下沉,不仅助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也不断缩短着百姓看病寻医的路程。
此外,随着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基层中医药规范管理不断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得以进一步夯实。
同时,各地通过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专项检查、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等措施,普遍加强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中医药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中药流通环节和质量的监管,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和中药使用管理,紧绷“安全”底线,紧守“质量”严关,不断筑牢中医药服务阵地,让广大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
上一篇:中医药昂首阔步迈向世界
下一篇:【农连医平台】员工培训之中医文化